一封家书,藏着杨展的革命之路
1938年,杨展留下一封信给父亲杨开智,信中写道:“父亲大人:我决即刻赶五点钟的快车,有同学刘觉仙为伴,她邀我到浏阳乡下的家去玩两天,我打算到她家住两天即回板仓。今天无雨,又有伴,安全之至。不必挂念了。”字里行间满是轻松。可杨开智不知道,这竟是与女儿的永别。此
1938年,杨展留下一封信给父亲杨开智,信中写道:“父亲大人:我决即刻赶五点钟的快车,有同学刘觉仙为伴,她邀我到浏阳乡下的家去玩两天,我打算到她家住两天即回板仓。今天无雨,又有伴,安全之至。不必挂念了。”字里行间满是轻松。可杨开智不知道,这竟是与女儿的永别。此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要讲好抗战故事,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充分运用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成果,让红色故事传播走向基层、走进群众,“胜利号角的回响”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近期
在革命老区平山县南滚龙沟的青山翠柏间,两块墓碑默然伫立,似在无声诉说着不朽的传奇。雷烨和杨展,这两位来自烟雨江南的优秀青年,怀揣着赤子之心,跨越千山万水,毅然投身于太行山上的烽火岁月。